首页 头条 博涯资讯 东南亚新闻 查看内容

学以致用和审美需要可强化华教产业链

2023-3-30 05:00| 发布者: 给梦妹一球| 查看: 637 |原作者: 给梦妹一球|来自: https://www.zaobao.com/forum/views/story20230330-1377724

摘要: 退休教育工作者冯焕好3月4日出席《前瞻:新科技、新社会与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座谈会,看到年轻一代充满热忱地扶持华文教育,较年长一辈还有很多在埋怨当局当初把华文教育边缘化,有感而发地写下《华文教育薪火相传》一文,告诉年长一辈:现在已有一批年轻人正积极维护和推广华文教育,我们要鼓励他们,为他们打气,而不可能期待华文教育回复到改制前那般光景。华文教育在新加坡能保留多少就保留多少,千万不要放弃。此文在3月10日发表于《联合早报·言论》版,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不必惧怕新科技,善用它作为工具和支援来提高发展效率

此外,跃大中文课程也突显了融合的特征,以新移民为主,关心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加坡社会,通过教育让他们更理解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看到其中的多元,也看到自己是这个多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相信,就是有了新的资讯科技,我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工作、学习,并且丰富社交生活。倘若无法掌握新科技,我相信自己的学习之路应该会难走一点,与外界的联系应该会困难一点,至于工作,则是无以为继。

由于有了受众的心理需要,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庾潍诚博士才会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在《新明日报》撰写一系列《墓葬手记》,把广惠肇碧山亭所收藏的百年墓葬文物,呈现在世人面前。在阅读与庾潍诚专业对口的考古与鉴宝文章时,我不禁联想到中国的电视鉴宝节目《华山论鉴》。倘若《墓葬手记》系列专栏文章经过一定的积累,日后能通过相关的文化基金,例如新近创立的郭振羽中华学术基金出版成书,那将是新加坡文化界与学术界的一大盛事。

在上述途径之外,更改作业或考核形式,也是“防堵”的措施考量。不过,如果因新科技的出现而更改现有的考核制度,未免有因噎废食之嫌。无论科技如何先进,都只是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辅助工具,无法在一夜之间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或颠覆人类行之有效的社会体系。更何况,在我亲身验证ChatGPT软件的使用成效之后,发现它有时交白卷,有时答非所问,有时出现严重误区和盲点,有效性与实用性并非听闻的那么强大。

华教系统庞大产业链超乎想象

审美心理需要就是存在价值

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母语处)司长王梅凤在座谈会上指出,华文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诚然,在这个系统中所形成的庞大产业链,是超乎许多人想象的;如何善用资讯科技以强化这条产业链,是我辈应关注并给予配合的。

润物细无声,很多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新加坡华教事业默默努力耕耘。

当然,如果学生通过AI软件而生成一些无法令批卷老师信服的内容,又没在作业或考核中注明使用AI软件或参考了什么文献,老师也可以通过口试,请学生回答有关问题。

作者是本地业余写作人

退休教育工作者冯焕好3月4日出席《前瞻:新科技、新社会与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座谈会,看到年轻一代充满热忱地扶持华文教育,较年长一辈还有很多在埋怨当局当初把华文教育边缘化,有感而发地写下《华文教育薪火相传》一文,告诉年长一辈:现在已有一批年轻人正积极维护和推广华文教育,我们要鼓励他们,为他们打气,而不可能期待华文教育回复到改制前那般光景。华文教育在新加坡能保留多少就保留多少,千万不要放弃。

谈到对资讯科技的掌握,如果说1990年代中期是新加坡社会电脑化的分水岭,我则是在这个分水岭的10年后,也就是2005年,才开始走上电脑化的旅程。那一年,我开始在工作和社交生活中通过收发电邮与外界联系;那一年,我开始上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资料,一篇篇挂上网的文章犹如线上图书馆,让我仿佛进了大观园;那一年,我开始中文打字并以文字档投稿。

我认为新科技、新社会与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其中一个关键词是学以致用。新跃社科大学中文课程主任李伟雄在上述座谈会上介绍了跃大华文教育的概况:从当年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体系的引进,到目前本土课程体系的设置,包括新加坡现代华文文学、社会视角下的新加坡华语、中国文化与新加坡、中华戏剧与新加坡,以及侧重于认知新加坡社会的相关专题;同时也关注区域文学与文化,包括马来西亚现代华文文学、东南亚现代华文文学、台湾现代文学等等,建构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2020年上半年,在冠病疫情来势汹汹之初,在人与人面对面接触变成困难的时候,如果不是有各种开发完整的视频软件,让网课和线上视频会议轻而易举地取代了实体课室教学和实体办公室会议,我们的教育和工作相信也难以为继。

以新加坡的大专学府而言,一般是通过“堵”和“疏”两大途径应对。所谓“堵”,即告诉学生,直接利用AI软件下载、抄袭或拼凑文章属于不诚实行为,学生可能面对校方所采取的成绩降级、不及格或被开除的惩罚。

去年与今年,我先后参与中正中学校友会和崇福校友会所举办的活动。前者所开展的中正中学艺文馆校友征书活动,旨在日后为外界人士或中正中学的师生和校友提供相关的文史研究的资料,重点在“用”。后者与崇福学校联办的班级现场作文比赛,重点也在于培养新苗,作为日后的华文教育之“用”。

由于有了受众的心理需要,今年6月上旬,由马来西亚喜耀文化学会与喜耀学校联办的一项题为《从先秦儒家到当代新儒家》的文化活动中,国大中文系毕业的张静博士将主讲《孔子与书院精神的现代传承》,跃大毕业的潘金娜将主讲《唐诗宋词——苏东坡》。

所谓“疏”,则是告诉学生,AI软件生成的文字只能作为辅助性内容,在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取得所需资料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度批准学生使用AI软件,但前提是,学生必须注明使用详情。例如,在哪个阶段使用AI软件、如何利用AI软件生成的内容为作业增值,并确保由此生成的内容的可信度等等。

在这一系列课程改革中,“学以致用”和“侧重于认知新加坡社会”毋庸置疑是核心考量。记得2015年,我在上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的中文教育硕士班课程时,有一门《古典文学作品鉴赏及其教学》的科目。在做作业时,大家所探讨的其中一个课题是,今天的学校为什么还要教授古典文学?换句话说,还有没有存在教授古典文学的价值?当年,同学绞尽脑汁,从各个角度来阐述古典文学必须继续教授的立场。时隔八年,我突然想明白了,在华文教育中教授古典文学,是基于审美的需要;人类审美的心理需要,本身就是实际存在的价值。就好像宗教信仰,对历史的追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音乐、舞台、绘画、书法、戏剧、雕塑,古典文学的审美价值,决定了至今它仍然有教授的必要。

犹记得在学习中文打字之初,凭借软件上的“联想词”功能,我重新学习了许多成语和谚语的正确写法;凭借挂上网的电子材料,我下载了许多资料和文献作为参考读物,省下许多往返实体图书馆的时间;凭借谷歌翻译软件,我也省下逐字逐句翻译的宝贵时间;凭借脸书和微信这些社交媒体平台,我与国内外的许多相关人士取得联系并进行交流。

我相信,类似中正中学和崇福校友会那样,与母校保持紧密关系的校友会不在少数,只要大家精诚协作,秉持学以致用的积极心态,新加坡的华文教育与文化延续,当能平稳发展下去。

由于有了受众的心理需要,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客韵团团长李荣德在2014年写了一首题为《阿姆话》的客家歌词。据知,这首歌的创作动机,源自李荣德对客家话的情意结,他在歌词中引用了流传最广的客家童谣《月光光》,作为一种语言的传承。当时,李荣德把歌词交给中国一级作曲家、广西客家乡亲黄有异修改,并请后者谱曲。这首歌至今公开演唱过好几回,令李荣德印象最深的是几年前在新山客家公会演唱,一唱完,时任客家公会会长张润安马上到台前紧握李荣德的手,表示听了很感动,热泪盈眶。

此文在3月10日发表于《联合早报·言论》版,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不必惧怕新科技,善用它作为工具和支援来提高发展效率”。此语紧扣时下有识之士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对人类世界带来的冲击所呈现的反面思考: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中的ChatGPT软件已可书写文章段落的今天,我们应如何防止学生在考核中作弊或抄袭?这种软件的广泛使用,会不会颠覆人类的学习生态和职场规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56)

Powered by 2021